中华化工:行走在香兰素的最高处

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时间:2011-04-20 09:39:55 阅读 14141 次


    三间小平房,十几只旧铁桶,两百多平方米土地,这是1976年刚刚起步的嘉兴市中华化工厂。800余亩工业园区,8个分(厂)公司,总资产18亿元人民币,这是2010年叱咤风云的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从小作坊到香料王国,它在30多年里,循迹着一条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轨道。它的创业创新,千辛万苦,它的研发成果,值得尊重。产业在升级,结构在优化,产品在多样,规模在扩大,日益强大的嘉兴中华化工厂,唯独那一颗坚持技术创新的赤诚之心始终不变。特别是历时10年耗资6亿元,孜孜追求殷殷探索,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研发并投产了第二代乙醛酸法香兰素生产技术。在香兰素行业乃至整个香料领域的世界舞台上,中华化工“久珠”品牌,着实是一道耀眼的中国之光。

                                              中华化工:行走在香兰素的最高处

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让弱者变强、强者更强

    时间回到1976年,时任嘉兴中华化工厂厂长的朱贵法,赚到了2900元的第一桶金。当时的他为了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发展,想方设法从上海请来“星期天工程师”指导生产,聘请化工行业专家、学者、教授来厂讲课,进行传、帮、带活动。同时,在厂内选择一批高中文化青年去杭州培训,提出“人有我专,人无我有,创新立异”的办厂思路。建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朱贵法自任组长,各车间建立科研小组,由30名科研人员组成科技信息网——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究中心。建造了文化科技大楼、图书室、档案室,全厂形成一个人人讲科学,个个车间靠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中华化工30年历久弥新的辉煌,由此发端。

    中华化工厂从1977年到1980年,利润连年翻番。可是好景不长,1980年下半年起,市场饱和,销售急剧下跌。祸不单行,由于质量问题,产品又遭遇退货。该怎么办?痛定思痛,朱贵法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中华化工厂终于与华东化工学院结成对子,专门成立了技术开发小组,共同开发新产品。朱贵法亲自挂帅,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路子。而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带领着“中华人”走上了技术为本的创业之路。

     1980年,企业冲破了愈疮木酚含量降低到5%的难关,获取高效益低消耗的好成绩。1981年,朱贵法组织领导、技术员、工人三结合到上海取经,苦战三日三夜回厂试制成功一个新产品——黄樟油。1983年到1986年三年间,朱贵法带领全厂工人、技术人员以“走出去,请进来”学科学、拓发展的创新精神,连续试制成功6个新产品,这些产品刚面市就一炮打响,外贸出口部门争相要货,企业效益大大提高。其中麝香F通过省技术部门鉴定,属国内首创,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荣获省市科技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开发了国际市场,朱贵法的这一创举为厂盈利20万元。

     时至今日,中华化工厂已形成八大产品:愈疮木酚、香兰素、合成檀香、黄樟油、桉叶油、天然樟脑粉、高效低毒农药杀菌剂敌克松和麝香F。它们畅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新加坡、加拿大、俄罗斯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特别是香兰素、麝香F、合成檀香、黄樟油已成为亚洲第一产地,居世界第二位。正是这产品上快速的更新换代,才使中华化工厂在业内始终有着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香兰素,开启了一个属于中华化工的香料时代

     真正让中华化工厂名声大震的,还是其生产的“久珠”牌香兰素产品。那是1988年,在尝到了首次新产品开发的甜头后,朱贵法又马不停蹄地亲自主持研制开发了食品添加剂“香兰素”,并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金奖。当时,朱贵法立马果断投资400万元建造生产200吨香兰素的新技术车间,单这一项新产品的试制成功就为企业年增产值2400万元,创税利420万元。

    随后,中华化工还不断成功开发了合成檀香和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的“乙基香兰素”等新产品。通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中华化工厂在2006年底顺利实现用“乙醛酸法绿色工艺”替代传统“亚硝基法工艺”(高污染)合成“香兰素”路线研究,在减少三废产生的同时,还提高了产物的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品质已超过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品质,这也意味着公司香兰素与乙基香兰素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8年底,中华化工建成了全球年生产能力最大的“乙醛酸法绿色工艺技术”单一生产车间,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0吨。在这一生产车间中,所有合成反应均实现了连续化与DCS自动控制,在产品合成与分离技术上进行了多处创新,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按2008年实际产量8700吨香兰素计,年可减少COD生成1.17万吨,减少固废物3.22万吨。通过生产过程连续化,并实现了DCS全程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也显现出明显节能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可年减少标煤2.18万吨。

     中华化工在香兰素合成与工程技术上的这一突破,特别是产品分离提纯技术、生产自动控制与连续化技术促进了我国香料香精行业的技术发展,也推进了我国香料产品全球市场化进程。2009年,中华化工实际生产香兰素达到8528吨,实际销售量9109吨,约占世界香兰素产量的52%,全年实现产值17.1亿元,利税3亿元,产品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在不少香兰素企业纷纷收缩产能之际,中华化工的扩张步伐让不少同行惊异。而在朱贵法看来,如此扩张并非毫无逻辑,而是有着深层次的产业布局考量。“邻氨基苯甲醚——愈创木酚——香兰素”,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中华化工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中华化工从香兰素的上游产品到香兰素以及香兰素的下游产品,全面贯通产业链模式,以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的扩张,巩固行业引导者地位。

     中华公司主营的“久珠”牌香兰素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久珠”牌商标在1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国际商标”。凭借在香兰素产品生产与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华还承担了“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成为了香兰素国家标准、乙基香兰素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主导着全国乃至全球香兰素产业的话语权。

用自主知识产权,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一个小小的香兰素产品,却蕴含了不少突破性技术的可能。作为香兰素产业的主导企业,中华化工一直不忘承担起行业核心技术研发突破的职责。近5年来,企业所产生的利润全部用在技改上,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达5.5亿元,技术研发投入大,风险也大,但中华人愿意“拿技术赌明天”。一个项目投下去之后,最终成败是个未知数,就拿1000吨第二代乙基香兰素这个项目,仅中试设备一项就耗资3000多万元,中试的整个过程长达一年,其间企业需要足够的耐心等结果。

     凭借着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中华化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创新型企业的飞跃。如今中华化工已拥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因此,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然而企业与国内外著名的科研院校广泛开展产、学、研的合作非但没有放松而且更增强并卓有成效,不断地为中华化工提供新的技术支撑。2008年初,公司还高薪外聘了国内“香精香料”领域顶尖技术专家——原上海香精香料研究所所长、博士毛海舫同志,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公司的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等事宜,充实公司的技术力量。采用先进的创新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着力于香兰素前后延,做大香兰素实体。

    自主创新并非易事,中华化工厂潜心研发出的多项香兰素生产专利技术,让朱贵法意识到了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假如这件产品的专利属于某一家企业,他得到了这个知识产权以后,其他的人、其他的企业就不能生产同样的结构同样的产品,你要生产,可以,但必须征得人家的许可,它也是一种产权,是产权就要受到尊重,受到保护。创新是灵魂,知识产权是保障。即使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如果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仍然难以保证创新企业的超额收益。”他强调中华化工厂历来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方面,中华化工绝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属于他们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他们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呼吁更多同行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杜绝恶性竞争,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的和谐共赢。

    未来两年里,中华化工拟上马的重大科研项目有《对甲酚法合成香兰素生产技术开发》、《合成薄荷产品开发》、《香兰素下游系列产品开发》与《甲酚合成技术开发》等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其中对甲酚合成香兰素方法是较乙醛酸法更有竞争力的新方法,可能在今后3至5年内成为替代乙醛酸法成为生产香兰素的主要方法,一旦成功,必能带来更高质量和更低成本,也将是利于更大规模化生产的香兰素技术。香兰素行业必将进行再次洗牌。这家“隐身”于乡间的民营企业,有望成为控制全球香兰素的真正“霸主”。

后记

     通过对嘉兴市中华化工的访问,我们了解到,我国香兰素产品的质量好且稳定,产品的合成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产品的价格却比国外同等产品低,可以说,我国香兰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而且目前能够独立研发并运用最新技术成功生产香兰素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这个行业的利润率相当可观。

     正因如此,香兰素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摇钱树”。在我国,凡是能产生优厚回报的行业,总是容易引得大家“一窝蜂”地上马加入。由此引发的同质化竞争,相互压价,最后导致企业甚至行业走向没落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而中华化工所独有的技术、工艺也成了不少人觊觎的香饽饽。他们迫不及待地打算进入香兰素行业分得一杯羹。这不禁让人担忧,香兰素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不会也要重蹈这样的覆辙?

     我省是食品添加剂大省,大大小小的企业多达60家,为规范发展这个行业,浙江省经贸委曾在2008年出台的《浙江省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规划引导,认真编制《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行业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合理布局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品种、区域和规模,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其实嘉兴中华化工在香兰素行业的大作为,是由其巨额的研发投入和强大的技术创新在支撑着的”,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会长黄仙堂客观地指出,贸然进入“香兰素”这个行业,只会增加创业的风险。不可只看到利益,而忽略这背后需要投入的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而迷失在急于求成的无序竞争中。

     黄会长呼吁:“香兰素行业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我们企业需要承担起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来。以正当有序的竞争来推动技术的改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此外,鉴于自主创新对行业的极大影响力,国家应不断完善自主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制度,为企业的智慧成果提供法律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生存环境。”